近日,地緣沖突風險急劇上升,市場避險情緒抬高。有關當事國在全球的能源、農產品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供應商角色,原油、液化石油氣、黃金、大豆、菜油等品種大漲。在地緣沖突下,大宗商品后市會如何演繹?實體企業(yè)該如何保住利潤或者避險,該如何利用期貨等工具進行避險操作?2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財信期貨專業(yè)人士。
歷次地緣沖突事件發(fā)生后商品指數月度漲跌幅(單位:%)(供圖:財信期貨)
本次地緣沖突會影響哪些大宗商品。財信期貨從有色、貴金屬、油脂、原油4個方面進行分析,認為影響呈現出“影響有分化,程度有輕重”,建議投資者和企業(yè)重點關注若干細分領域。
對于有色和貴金屬領域,財信期貨認為:“受影響較大的大宗商品主要是鋁、鎳。俄羅斯為鋁生產大國,電解鋁年產量380萬噸左右,占全球5.8%左右。俄鎳也是我國以及歐盟精煉鎳的主要進口來源之一。但是從避險角度而言,本次地緣沖突對貴金屬行情產生持續(xù)推動的可能性較小,我們觀察到VIX指數也并未出現太過明顯且持續(xù)的漲幅,除非該事件有持續(xù)升溫的可能性?!?/p>
當前,地緣沖突還在持續(xù)中,企業(yè)面對此類事件帶來的大宗商品劇烈波動,經營風險驟增。財信期貨表示,在這種背景下,廣大實體企業(yè)應大力增強風險管理意識,而非被動應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大漲大跌。財信期貨進一步闡述其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當地緣沖突處于發(fā)展階段時,原料價格上漲,企業(yè)手握訂單,但是原料庫存較少。企業(yè)可以選擇提前買入套期保值的方式鎖定加工利潤,或選擇通過期權進行套期保值,還可以通過遠期合約、商品互換等場外衍生品。當地緣沖突處于消退階段時,企業(yè)庫存較大,擔心存貨貶值。企業(yè)可以選擇賣出套期保值鎖定風險,買入看跌期權,買入場外遠期合約?!?/p>
地緣沖突下不同類型企業(yè)的應對方式(供圖:財信期貨)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