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源頭管控確保項目實施更合理

2022-02-22 13:29:06

河南省鄭州市對2022年度市級擬新增的263個專項資金全面開展事前績效評估。經(jīng)充分論證后,最終有106個予以立項,項目審減率達59.7%;申請評估金額18.68億元,審定資金6.54億元,審減12.14億元,審減率達65%。

近年來,鄭州市財政局為從源頭上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創(chuàng)新財政預算投入方式,做深做實事前績效評估,明確評估范圍,厘清部門職責,健全評估機制,強化結果應用,形成橫向到各預算部門,縱向到各財政支出處室的新模式。

明確評估范疇,嚴把審核質量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收支運行的影響,落實落細過緊日子要求,鄭州市財政局印發(fā)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加強財政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實施重大政策和項目事前績效評估。

對2022年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或執(zhí)行期滿需要延續(xù)的,全部納入事前績效評估范圍,做到應評盡評,實現(xiàn)事前評估全覆蓋。將事前績效評估工作要求和內(nèi)容作為2022年預算編制的組成部分,與部門預算編制通知、編制指南同步印發(fā),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tǒng),實現(xiàn)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全覆蓋,從嚴把控項目庫“準入關”。事前績效評估按照分級管理方式,統(tǒng)一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tǒng)中組織開展,實現(xiàn)新增項目事前評估、績效目標和預算同步編制、同步報送、同步審核、同步評估,從源頭上推進績效管理和預算一體化。

為提高評估審核質量和時效,鄭州市財政局進一步細化具體職責分工。

一是厘清部門職責時限。明確預算部門、財政部門的職責分工,按照“誰申報、誰負責”的要求,壓實預算部門申報責任;按照“誰分配、誰評估”的要求,壓實財政部門的評估審核責任。同時,要求部門按照規(guī)定時間完成任務。

二是明晰財政內(nèi)部分工。明確評估過程中財政支出處室、預算績效評價中心的具體任務分工。財政支出處室側重從立項必要性、資金測算準確性、籌資合規(guī)性、財政支持方式科學性等方面審核;預算績效評價中心側重從投入經(jīng)濟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績效目標合理性、預算編制合理性等方面嚴格論證和審核,提出結果應用建議,并及時反饋給預算部門。

鄭州財政樹立可持續(xù)意識,把握增加財力匹配原則,要求新增重大項目應充分結合財政可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加強風險識別和防控,精準做好資金規(guī)模測算和制定績效目標,科學謀劃支出規(guī)模和政策力度。

健全運行機制,豐富評估方式

針對績效管理以往存在的“部門冷、財政熱”“業(yè)務處室冷、績效處室熱”等問題,鄭州市財政局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構建科學規(guī)范的事前績效評估機制。

一是加強部門之間的協(xié)同。明確預算部門和財政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合力,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部門協(xié)調(diào)聯(lián)動,努力打造多部門高效協(xié)同管理新局面。二是細化現(xiàn)有評估方法應用要求,強調(diào)對替代方案的價值判斷,開展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突出成本和效益分析,注重結果導向,更加科學地開展事前績效評估。三是實行“二上二下”評估模式。結合2022年預算“二上”進度,實施歸口聯(lián)系支出處室分組審核方式,采取現(xiàn)場評估“點對點、面對面”的答辯,實現(xiàn)從形式規(guī)范審核向內(nèi)容實質審核轉變,增強審核針對性。同時,明確“不予支持”的項目不得再次申報,以避免低質量項目反復申報,提高項目申報質量。四是強化結果應用導向機制。建立低效無效政策項目及時調(diào)整和清理退出機制,對評估結論為“不予支持”的項目,核減部門整體預算數(shù),進一步壓實預算部門主體責任,倒逼項目主管部門、預算單位提高預算編報科學性和精準性,推動事前績效評估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實現(xiàn)事前績效評估與預算編制有機銜接。

鄭州市財政局為落實更加精準的要求,充分依托第三方專業(yè)機構,加強資金測算,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報的公共就業(yè)和人才服務綜合市場業(yè)務配套項目資金2675.6萬元,經(jīng)過第三方機構嚴格測算及多方共同論證,從實施的必要性、投入經(jīng)濟性和資金測算的準確性等方面,對項目年度預算安排進行分析研判,最終核定資金1675.6萬元,壓減了1000萬元。

強化結果應用,預算績效優(yōu)先

鄭州市財政局完善事前績效評估結果應用機制,進一步夯實預算編制管理基礎。

該局堅持把事前績效評估結果作為項目立項、項目入庫以及安排預算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jù),用足用好評估結果,推動預算從“被動買單”到“主動謀劃”,進一步加強對新增項目實施中期的跟蹤評估,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

根據(jù)評估結果,該局相應調(diào)整和優(yōu)化部門預算支出結構,對重疊交叉、功能相近、碎片化項目予以調(diào)整,對經(jīng)評估建議“不予支持”的項目不予立項、不納入預算安排,切實提升結果應用導向性。

同時,引導預算部門加強績效管理,樹立績效優(yōu)先思維,強化無效核減意識,使項目主管處室和項目負責人樹牢花錢必問效的績效理念,形成預算安排評估先行的長效機制。

發(fā)揮評估作用,推進滾動績效評價

鄭州市財政局牢牢把握事前績效評估的撬動作用,推動績效評價擴圍提質。以事前績效評估為抓手,推動全市啟動三年滾動預算績效評價試點,實現(xiàn)一個年度內(nèi)對三個預算年度資金“滾動式”績效評價。即在一個年度內(nèi),通過事后績效評價上一年度的預算資金、事中績效監(jiān)控當年的預算資金、事前評估下一年度的預算資金,滾動式完成三個年度的績效評價工作。探索將全成本和成本效益等績效信息融入績效評價,深化物有所值理念,不斷拓展預算績效評價的深度和廣度,著力完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下一步,鄭州市財政局將堅持源頭管控,全面推行事前績效評估,創(chuàng)新財政預算投入方式,改革項目支出預算安排方法,建立財政資金“能進能出”的決策機制,確保財政資金向重點關注項目傾斜,優(yōu)先保障準備充分、資金效益及社會效益明顯的項目。

(文章來源:中國財經(jīng)報)

標簽: 項目實施 專項資金 績效評估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