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8日-9日,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在“全球貨幣政策調整與金融風險防范”全體大會上,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明訊銀行董事長Stephan LEITHNER表示,當前的金融風險和帶來的影響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如今市場的基礎設施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Stephan LEITHNER認為,利率對資產價值和市場參與者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首先,供和需不平衡性加劇。銀行是否有能力提供流動性,是造成一些地方傳統(tǒng)供需差額出現的原因。其次,彼此之間出現信任問題。過去幾周美國的金融危機、瑞信銀行事件等,凸顯出缺乏流動性的風險。缺乏流動性究竟會帶來多大風險,目前還沒有定論。
如何解決缺乏流動性的問題?市場基礎設施從中承擔怎樣的角色?Stephan LEITHNER表示,對于發(fā)行人投資商來說,基礎設施是關鍵平臺,只有市場豐富、監(jiān)管很好的市場基礎設施存在時,才能帶來充分透明的市場環(huán)境。透明度加上數據可能性、深度分析,才能預防風險發(fā)生,讓市場增強解決缺乏流動性問題的能力。
“合作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有三層合作:一是私營部門的合作。二是監(jiān)管之間的合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專家之間的對話要繼續(xù)下去,不管宏觀政治狀況怎樣,只要市場相互聯(lián)系,就要保持對話。三是法律層面的連接。比如標準化ESG,實現一個共同標準是重要的,這是G20在金融危機之后達成的一致意見,需要進一步實施?!盨tephan LEITHNER說。
當今世界,全球大變局加速演進,歐美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頻發(fā),高科技在應對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穩(wěn)定等一系列問題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Stephan LEITHNER表示,數據分析對市場主體和監(jiān)管部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分析工具,可以賦權能力,減少運營層面和技術層面的風險,交易的自動化準確性、確定性更高。但也要注意,科技帶來了便利,也存在風險,要做好監(jiān)督、防范工作。
“我想強調一下,各經濟體風險是不一樣的,但全球是相互關聯(lián)的,需要我們持續(xù)協(xié)作。”Stephan LEITHNER表示,未來會加強和中國合作伙伴、上海機構的有效合作,共同解決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
(文章來源:大河財立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