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遞!“西氫東送” 中國啟動首個純氫長輸管道項目

2023-04-10 19:17:09

中國第一個純氫長輸管道項目有了新進展。

4月10日,界面新聞從中石化獲悉,“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中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項目正式啟動。

“西氫東送”管道規(guī)劃經過內蒙古、河北、北京等三省(市)九個縣區(qū),管道全長400多公里,一期運力10萬噸/年,預留50萬噸/年的遠期提升潛力,是中國首條跨省區(qū)、大規(guī)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


(資料圖片)

中石化在“西氫東送”管道沿線多地預留了端口,以便接入潛在氫源。依托該管道建設支線及加氫母站,可緩解中國綠氫供需錯配的問題。

截至目前,“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正在加快推進項目各項工作。

2021年,中石化提出要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近年來已規(guī)劃多個氫能項目。

今年2月,中石化宣布,其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風光融合綠氫示范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計劃年制綠氫3萬噸、綠氧24萬噸,是目前全球的最大綠氫耦合煤化工項目。這也是中石化在內蒙古的首個綠氫示范工程,總投資約57億元。

中石化還規(guī)劃在烏蘭察布建設大規(guī)模綠電制綠氫項目,制氫能力10萬噸/年,氫氣通過長輸管道送至燕山石化,計劃總投資205億元。

中石化計劃,通過建立風光發(fā)電-綠電制氫-氫氣管輸-煉化與交通用氫的一體化氫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實現氫能產業(yè)制、儲、輸、用全產業(yè)鏈示范布局。

內蒙古風光資源豐富,綠氫發(fā)展優(yōu)勢明顯,但是綠氫運送到市場需求旺盛的東部區(qū)域,一直是制約綠氫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問題。

目前,長管拖車仍是中國長距離氫氣運輸的主流方式,但其成本較高、效率較低,也是造成終端用氫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之相比,輸氫管道可以實現大規(guī)模、長距離輸送氫氣,且兼顧經濟性。據國聯證券測算,當輸送距離為100公里時,運氫成本為1.43元/千克,同等運輸距離下管道輸氫成本低于高壓長管拖車及低溫液態(tài)輸氫。

此外,隨著“西氫東送”管道的建設投產,周邊發(fā)電企業(yè)可以利用“棄風棄光”發(fā)電制氫,通過管道輸送出來,構成源網荷儲氫的一個重要組成方式。

截至目前,中石化已建有金陵-揚子氫氣管道、巴陵-長嶺氫氣輸送管線、濟源-洛陽氫氣管道,最長投運時間約16年。

中石油也在建設輸氫管道。

去年7月,中石油玉門油田建造的甘肅省首條中長距離輸氫管道主線路全線貫通。該管道直徑200毫米,長度5.77公里,設計輸氫能力為7000噸/年。

去年12月,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太(蘇州)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合作共建烏海至呼和浩特輸氫管道暨“內蒙古氫能走廊”項目。

該項目擬建設中國壓力最高、長度最長的氫氣干線管道,以烏海藍氫基地為起點,途經黃河幾字彎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成后,該項目將是聯通蒙東、蒙西的重要氫能儲運基礎設施,也是建設內蒙古氫能經濟走廊的核心儲運設施。

目前,全球范圍內氫氣輸送管道總里程已超5000公里。其中,美國建有輸氫管道超2500公里,中國的輸氫管道總里程約400公里,主要分布在環(huán)渤海灣、長江三角洲等區(qū)域,已建項目以化工園區(qū)內應用為主。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