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胡德看來,數據驅動的健康和預防科學,是至今為止醫(yī)學史上最大的范式轉變?!拔?guī)缀醮_認,如果人類表型組計劃能夠持續(xù)進行,那么15年后,每個人的各種健康數據將可以通過手機快速生成,并從百萬人級的研究成果中確定適配的藥物?!?/span>
“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從各個角度、層面研究如何更好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和生命,讓我們更健康地活下去,從而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85歲高齡的美國四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國家醫(yī)學院、美國人文與藝術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萊諾·胡德(Leroy E. Hood)神采奕奕地說道。
7月3日,在復旦大學相輝堂舉辦的第三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上,胡德發(fā)表了以“人類表型組計劃:驅動醫(yī)療系統由疾病導向轉為健康與預防為主導的變革”為題的講座報告。
講座伊始,胡德以“盲人摸象”的比喻表示,在生物醫(yī)學和疾病研究中,如果只以單方面因素進行判斷,那便是“盲人摸象”。“只有采取系統的技術方法和多模并進的研究策略,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人類生命系統?!焙抡J為,要判斷人的健康狀況并作出疾病診斷,應具有更加整體的視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