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頭條:停職3年多仍發(fā)16篇論文,在美華裔學者迎最新判決

2023-01-27 20:05:33
科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發(fā)布時間:2023/1/27 19:50:50
選擇字號:
停職3年多仍發(fā)16篇論文,在美華裔學者迎最新判決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 田瑞穎

陶豐是美國司法部開展“中國行動計劃”后,遭逮捕的第一位華裔學者。3年多后,當?shù)胤ㄔ航招刑肇S無需服刑和繳納罰款,但因在“報告與中國合作關系方面存在過失”,他的虛假陳述罪名仍然成立,并要接受不超過2年的緩刑期。

值得注意的是,陶豐在被捕保釋并被堪薩斯大學停職之后,仍發(fā)表了16篇論文,還出版了一本書。法官Julie Robinson表示,陶豐高水平的生產(chǎn)力表明他對社會的持續(xù)價值。

一位陶豐曾經(jīng)實驗室的知情人唐一(化名)向《中國科學報》透露,陶豐是很努力很拼的人,在校工作時甚至會睡在實驗室,他對自己和學生都很“push”,與學生間的關系也比較緊張。

或許是這種緊張關系,招致了這場風波。

圖片陶豐

昔日同事的舉報


陶豐出生于重慶的一個農(nóng)村,本科就讀于重慶師范大學,2002年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010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出站后進入美國圣母大學工作,2014年成為堪薩斯大學環(huán)境有益催化中心副教授。

2019年8月,陶豐在家中被捕,一周后獲得保釋。

據(jù)美國司法部隨后發(fā)布的起訴公告稱,陶豐“被指控欺騙美國政府,在接受聯(lián)邦經(jīng)費資助的同時非法受雇于中國的一所研究型大學,并且對其所在大學和聯(lián)邦機構隱瞞這一事實”。

起訴書還稱,陶豐以欺詐手段獲得美國能源部和美國科學基金會超過3.7萬美元的薪酬。

陶豐被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帶走,或源于昔日同事的舉報。

據(jù)《紐約客》報道,一位曾就讀于清華大學的年輕訪問學者于2018年10月來到陶豐實驗室,之后與陶豐產(chǎn)生矛盾。

這位學者認為,陶豐在幾篇論文中沒有給她應得的署名,以犧牲她的利益為代價,推動了不值得的實驗室同事的事業(yè)。

該學者認為,這種行為嚴重傷害了自己,陶豐應該為她在澳大利亞失去博士后的機會負責,并要求陶豐賠償200萬人民幣。陶豐對此并未理會。

隨后,該學者向堪薩斯大學舉報陶豐最近的一篇論文署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但并未獲得回應。

接著,該學者又匿名向堪薩斯大學和美國FBI舉報陶豐的“間諜活動”,指控他將研究轉移到中國的非法計劃,其中一封舉報信中寫道:“堪薩斯大學的陶豐在中國擔任長江學者。他可能是科學間諜。”作為證據(jù),舉報信中還附有陶豐與中國一所大學之間未簽字的合同草稿。

對此,陶豐曾向《紐約客》解釋稱,自己申請長江學者并不是因為錢,而是它能為職業(yè)增彩,但該體系要求在中國有一個提名機構。他還表示,自己從未簽合同,沒有講過一次課,做過一次演講,也沒有得到過報酬。

《紐約客》報道稱,根據(jù)證據(jù),陶豐確實有第二份工作,但也許是兼職。

幾位學者在報道中稱,這樣的合作很普遍,如果放在五年前,美國校方根本不會覺得這是什么問題,更不用說政府了。

實際上,舉報人曾在接受美國FBI談話時曾承認撒了謊,并請求FBI停止調(diào)查。但當時FBI正處于全力執(zhí)行“中國行動計劃”的大環(huán)境下。

唐一向記者證實了舉報人確為華人訪問學者,并透露陶豐在科研上的確非常努力,但與學生關系也比較緊張,此前在大學任教時就有一些學生轉組或者回國,但這場“硬剛”的舉報不幸被卷入了特殊的社會背景。

漫長的審判


關于陶豐案件的審判,3年來波折不斷。

起初,美國檢方指控陶豐涉嫌欺詐堪薩斯大學、能源部和美國科學基金會,起訴其犯有1項電信欺詐和3項項目欺詐。兩次修訂后又改為7項電信欺詐和3項虛假陳述。

2022年4月,陪審團在庭審后認定陶豐在3項電信欺詐罪名和1項虛假陳述罪名上有罪。

2022年9月,法官Julie Robinson推翻了部分陪審團的定罪。她表示,陶豐在2018年向堪薩斯大學提交的利益沖突聲明中,未透露自己在中國高校的活動,屬于虛假陳述,但沒有證據(jù)證明陶豐因這項工作獲得金錢或財產(chǎn),這是電匯欺詐定罪的必備條件。

今年1月8日,案件迎來宣判。法官Julie Robinson駁回了美國政府方面對陶豐30個月監(jiān)禁、10萬美元處罰的請求,但他的虛假陳述罪名仍然成立,并要接受不超過2年的緩刑期。

宣判前,Julie Robinson強調(diào),陶豐案“不是一場經(jīng)濟間諜案”。

Julie Robinson還表示,陶豐從事的是可以被自由分享的基礎性研究,并未構成對美國政府資源的竊取。

Peter Zeidenber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適當?shù)木徯唐谧屘肇S博士大大松了一口氣,并對法官表示“無論政府還是堪薩斯大學都沒有受到欺詐和傷害”感到滿意。

Peter Zeidenberg還說,陶豐將繼續(xù)上訴法院,希望推翻對他的定罪。此外,陶豐還將向堪薩斯大學終止他的終身教職進行抗爭。

據(jù)了解,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幾年來陶豐家庭承受著昂貴的法律費用,他的妻子彭鴻曾一度打三份工,兩個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也會躲在屋內(nèi)哭泣。

彭鴻在2022年12月9日的一次法律維權講座上,坦露了這段劫難對其家庭的毀滅性打擊,“我們真的是每一天都生活在那種恐懼驚恐和害怕?lián)漠斨?,就好像你生活在一個黑黑的隧道里邊,你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到底在哪,你也不知道隧道的盡頭那邊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此次宣判后,彭鴻說,這種不確定性繼續(xù)困擾著她的丈夫和他們的家庭,“我們的生活將永遠不會像以前一樣?!?/p>

參考材料:


1.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o-jail-time-kansas-professor-convicted-undisclosed-research-ties-china

2.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2/03/21/have-chinese-spies-infiltrated-american-campuses

3.https://science.caixin.com/2022-09-23/101943953.html

4.http://zhishifenzi.com/news/newsview/12186

5.https://www.justice.gov/opa/speech/assistant-attorney-general-matthew-olsen-delivers-remarks-countering-nation-state-threats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wǎng)站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lián)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發(fā)E-mail給: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 田瑞穎

陶豐是美國司法部開展“中國行動計劃”后,遭逮捕的第一位華裔學者。3年多后,當?shù)胤ㄔ航招刑肇S無需服刑和繳納罰款,但因在“報告與中國合作關系方面存在過失”,他的虛假陳述罪名仍然成立,并要接受不超過2年的緩刑期。

值得注意的是,陶豐在被捕保釋并被堪薩斯大學停職之后,仍發(fā)表了16篇論文,還出版了一本書。法官Julie Robinson表示,陶豐高水平的生產(chǎn)力表明他對社會的持續(xù)價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位陶豐曾經(jīng)實驗室的知情人唐一(化名)向《中國科學報》透露,陶豐是很努力很拼的人,在校工作時甚至會睡在實驗室,他對自己和學生都很“push”,與學生間的關系也比較緊張。

或許是這種緊張關系,招致了這場風波。

陶豐

昔日同事的舉報

陶豐出生于重慶的一個農(nóng)村,本科就讀于重慶師范大學,2002年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010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出站后進入美國圣母大學工作,2014年成為堪薩斯大學環(huán)境有益催化中心副教授。

2019年8月,陶豐在家中被捕,一周后獲得保釋。

據(jù)美國司法部隨后發(fā)布的起訴公告稱,陶豐“被指控欺騙美國政府,在接受聯(lián)邦經(jīng)費資助的同時非法受雇于中國的一所研究型大學,并且對其所在大學和聯(lián)邦機構隱瞞這一事實”。

起訴書還稱,陶豐以欺詐手段獲得美國能源部和美國科學基金會超過3.7萬美元的薪酬。

陶豐被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帶走,或源于昔日同事的舉報。

據(jù)《紐約客》報道,一位曾就讀于清華大學的年輕訪問學者于2018年10月來到陶豐實驗室,之后與陶豐產(chǎn)生矛盾。

這位學者認為,陶豐在幾篇論文中沒有給她應得的署名,以犧牲她的利益為代價,推動了不值得的實驗室同事的事業(yè)。

該學者認為,這種行為嚴重傷害了自己,陶豐應該為她在澳大利亞失去博士后的機會負責,并要求陶豐賠償200萬人民幣。陶豐對此并未理會。

隨后,該學者向堪薩斯大學舉報陶豐最近的一篇論文署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但并未獲得回應。

接著,該學者又匿名向堪薩斯大學和美國FBI舉報陶豐的“間諜活動”,指控他將研究轉移到中國的非法計劃,其中一封舉報信中寫道:“堪薩斯大學的陶豐在中國擔任長江學者。他可能是科學間諜。”作為證據(jù),舉報信中還附有陶豐與中國一所大學之間未簽字的合同草稿。

對此,陶豐曾向《紐約客》解釋稱,自己申請長江學者并不是因為錢,而是它能為職業(yè)增彩,但該體系要求在中國有一個提名機構。他還表示,自己從未簽合同,沒有講過一次課,做過一次演講,也沒有得到過報酬。

《紐約客》報道稱,根據(jù)證據(jù),陶豐確實有第二份工作,但也許是兼職。

幾位學者在報道中稱,這樣的合作很普遍,如果放在五年前,美國校方根本不會覺得這是什么問題,更不用說政府了。

實際上,舉報人曾在接受美國FBI談話時曾承認撒了謊,并請求FBI停止調(diào)查。但當時FBI正處于全力執(zhí)行“中國行動計劃”的大環(huán)境下。

唐一向記者證實了舉報人確為華人訪問學者,并透露陶豐在科研上的確非常努力,但與學生關系也比較緊張,此前在大學任教時就有一些學生轉組或者回國,但這場“硬剛”的舉報不幸被卷入了特殊的社會背景。

漫長的審判

關于陶豐案件的審判,3年來波折不斷。

起初,美國檢方指控陶豐涉嫌欺詐堪薩斯大學、能源部和美國科學基金會,起訴其犯有1項電信欺詐和3項項目欺詐。兩次修訂后又改為7項電信欺詐和3項虛假陳述。

2022年4月,陪審團在庭審后認定陶豐在3項電信欺詐罪名和1項虛假陳述罪名上有罪。

2022年9月,法官Julie Robinson推翻了部分陪審團的定罪。她表示,陶豐在2018年向堪薩斯大學提交的利益沖突聲明中,未透露自己在中國高校的活動,屬于虛假陳述,但沒有證據(jù)證明陶豐因這項工作獲得金錢或財產(chǎn),這是電匯欺詐定罪的必備條件。

今年1月8日,案件迎來宣判。法官Julie Robinson駁回了美國政府方面對陶豐30個月監(jiān)禁、10萬美元處罰的請求,但他的虛假陳述罪名仍然成立,并要接受不超過2年的緩刑期。

宣判前,Julie Robinson強調(diào),陶豐案“不是一場經(jīng)濟間諜案”。

Julie Robinson還表示,陶豐從事的是可以被自由分享的基礎性研究,并未構成對美國政府資源的竊取。

Peter Zeidenber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適當?shù)木徯唐谧屘肇S博士大大松了一口氣,并對法官表示“無論政府還是堪薩斯大學都沒有受到欺詐和傷害”感到滿意。

Peter Zeidenberg還說,陶豐將繼續(xù)上訴法院,希望推翻對他的定罪。此外,陶豐還將向堪薩斯大學終止他的終身教職進行抗爭。

據(jù)了解,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幾年來陶豐家庭承受著昂貴的法律費用,他的妻子彭鴻曾一度打三份工,兩個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也會躲在屋內(nèi)哭泣。

彭鴻在2022年12月9日的一次法律維權講座上,坦露了這段劫難對其家庭的毀滅性打擊,“我們真的是每一天都生活在那種恐懼驚恐和害怕?lián)漠斨?,就好像你生活在一個黑黑的隧道里邊,你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到底在哪,你也不知道隧道的盡頭那邊到底是個什么樣子?!?/p>

此次宣判后,彭鴻說,這種不確定性繼續(xù)困擾著她的丈夫和他們的家庭,“我們的生活將永遠不會像以前一樣。”

參考材料:

1.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o-jail-time-kansas-professor-convicted-undisclosed-research-ties-china

2.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2/03/21/have-chinese-spies-infiltrated-american-campuses

3.https://science.caixin.com/2022-09-23/101943953.html

4.http://zhishifenzi.com/news/newsview/12186

5.https://www.justice.gov/opa/speech/assistant-attorney-general-matthew-olsen-delivers-remarks-countering-nation-state-threats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