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孟凌霄
科研(Study)、社交(Social)、睡眠(Sleep),三者不可得兼?
來自貝爾實驗室的首席科學(xué)家鄭明徳(音),在Science發(fā)文回憶了學(xué)生階段,自己為科研犧牲健康,最后因腸胃病到急診室報到的經(jīng)歷。
他坦言,好在自己的健康警鐘早早敲響,但令人擔(dān)憂的是,許多科研工作者仍在犧牲健康,以換取科研進展。
以下是他的自述:
科研壓力與日俱增
抽血和做CT后,醫(yī)生問了我兩個問題,"你的一天怎么安排?一日三餐都怎么吃?"
我回答,我是一名研究生,日程安排得很滿,總是開夜車。早餐通常只喝咖啡,午餐和晚餐,一般在學(xué)校的快餐店隨便打發(fā)。
醫(yī)生被我嚇壞了。
本科期間,過健康生活是比較容易的。
當時我的主要任務(wù)是完成日常課業(yè),責(zé)任比較輕。我住在集體宿舍里,宿管會照管學(xué)生的個人生活,告訴我們?nèi)ツ膬撼燥埡湾憻?。學(xué)校食堂也提供健康的食物。我在宿舍也交到一群朋友,常常參加社會活動。
但在研究生階段,一切都變了。我專注于論文項目,也盡己所能努力成為一名成功的科學(xué)家。讀研時,我住在校外,沒有時間精力買菜做飯,更別說鍛煉身體和社交。那時我從中國搬到美國,也很難結(jié)交新朋友。我總是一心想成功,卻忽視了這種生活方式的潛在風(fēng)險。
有時,我能感覺到思維變得遲鈍,但我沒有讓身心暫時放松,而是靠喝提神飲料來維持體力,繼續(xù)長時間工作,我習(xí)慣性虐待自己的身體。
讀博時,隨著科研的不斷進展,我的體重也暴增。當時我很容易疲勞,能量飲料不再頂用了,一喝就惡心、發(fā)冷和顫抖。我經(jīng)常感冒,偶爾腹痛。
但對此,我總是刻意忽視。
健康警鐘早早敲響
終于有一天,腹痛難以忍受,把我逼到了急診室。
當時,我的妻子緊張地坐在我身邊,醫(yī)生診斷我患有腸胃疾病,并明確地告訴我,我必須改變生活方式。沒有藥物能解決這個問題,長遠來看,唯一防止胃病復(fù)發(fā)、惡化的辦法,就是規(guī)律飲食、鍛煉身體、盡量減少壓力。
我擔(dān)心,如果我在工作中暫時放松,效率就會下降。但聽到醫(yī)生的警告后,我明白自己別無選擇。我不再加班到深夜,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放松、睡覺和做飯。我聽取了飲食相關(guān)的建議,并開始選擇有營養(yǎng)、健康的食品。我還放棄了能量飲料,改為喝茶。
另一次警鐘敲響,是妻子生下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時,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我把自己逼得太累,而且事項優(yōu)先級排序大有問題。
當時,我妻子正躺在醫(yī)院病床上剛開始分娩,雖然我就坐在附近,但其實是盯著筆記本電腦寫工作報告。幾個小時后,我聽到我女兒的第一次哭聲。她的小手指緊緊地抓著我的時候,我恍然大悟:這是我女兒的出生,我應(yīng)該全神貫注。
如果我的工作侵入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刻,我顯然投入過度了。
改變越早越好
有時,我也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我在辦公室和家里都貼了便條,提醒自己如果保持健康的習(xí)慣,就會自食其果。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健康生活成為一種習(xí)慣,我也開始注意到生活中的積極變化。
四年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不僅健康狀況有所改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我再也沒有被胃痛和疲勞所困擾,現(xiàn)在不依賴提神劑就能保持長期專注。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不是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但我很慶幸我在早期被警示,不能再忽視健康。作為科學(xué)家,我們的工作誠然重要,但只有當我們保重身體,才能更好完成科研工作。
我意識到,許多科學(xué)家正在犯類似的錯誤,但他們的警鐘可能要到晚年才會響起,屆時就更難以扭轉(zhuǎn)損害。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prioritized-my-research-expense-my-health-until-i-crashed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felt-overloaded-work-until-i-learned-how-say-no-colleagues
https://www.bell-labs.com/about/researcher-profiles/mingdezheng/#gref
標簽: Science